2015年房地产形势走向如何,政策取向是关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房地产时没有再使用“调控”、“抑制”等相关表述,取而代之的表述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以往,调控曾长期是房地产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今年的报告预示着政策风向的确已经发生转变。
去年10月底,国务院会议明确将“稳定住房消费”列为加快培育和重点推进的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让群众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稳定”、“支持”、“促进”等措词和导向,进一步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整体来看,房地产行业今年政策环境将延续去年的宽松局面,并有望迎来进一步的积极利好。比如一些专家预测的年内还有一到两次降准降息,比如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免征期限从5年缩短到两年,这些都是政策储备手段。如果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不排除出台的可能性。
(一)
首先,对于当前市场面临的库存高企难题,两会报告从保障房环节着眼,提出“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通过市场筹集安置房源已在不少省市进行探索,或是积极组织棚户区居民自主购买商品房,或是由政府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
例如,金华市区目前正在实施的二七区块旧城改造,这一金华有史以来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采用鼓励引导市场化安置的办法,半年内购买商品房,给予15%的购房券补贴,以促进和加快消化市场存量房。这不失为一个盘活行业沉淀资金,化解市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物安置房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对于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局面,两会报告中不仅强调“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而且没有再使用“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这一表态。事实上,从去年央行发布的“930新政”内容来看,已经从信贷领域支持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同时放开了对购买多套房以及非本地居民购房的贷款政策限制。
如果说,过去数年完全由刚需主导市场,是由于限购措施长期影响所致,那么自从去年开始,限购措施逐步退出,而市场依然表现平稳,这已经说明当前投机投资性需求早已不是市场的主力。随着刚需的持续释放,未来支撑市场的主体将逐步向改善性需求转移,而住房条件升级的需求将长期存在,理应得到政策支持鼓励。
(二)
回顾以往,2009年两会对房地产行业的表态与今年类似,当年市场之所以最终迎来强劲反弹与当时货币政策的配合密不可分。对于今年政策的最终落地执行,两会报告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自2001年房地产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其表述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房地产政策也从最初的“培育”,到随后的“鼓励”,“改革”,再到“高度警惕”,“从严调控”,直至2014年提出的“双向调控”。
很明显,今年延续了去年两会提出的“分类调控”指导思想,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地方政府调节市场的自主性。而中央政府层面在弱化行政调控的同时,有望从财税、信贷等核心环节出发以达成稳定住房消费的目标。同时,始于去年11月的两次降息、一次降准,预示着相对宽松温和的货币政策环境已经来临。在上述多重政策利好的影响下,今年市场整体有望止跌企稳。
更多资讯请关注瑞昌房产(www.ruichang.biz)资讯
|